第05版:新泾资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XIN 达农心”携手慈善

兜牢新泾镇救助“保障网”

近日,长宁区民政局开展了2025年度社会救助、儿童福利领域创新实践案例现场展示活动。经过街镇申报推荐、现场汇报、评委当场打分、专家点评等环节,新泾镇社会救助《“XIN 达农心”携手慈善,兜牢新泾镇救助“保障网”》创新实践案例,凭借总分第一的成绩,成功获评“2025年度长宁区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为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构建两者高效融合的新格局,新泾镇积极探索“慈善+”的救助模式,以“XIN 达农心”慈善项目为路径,为困难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精准施救:

分档划定“帮扶线”

新泾镇启动“XIN 达农心”慈善项目,参照本市当年度救助标准,依据对象实际自费支出,将帮扶标准分为三档,以发放助医帮扶金的方式,分别给予帮扶。此外,对于常规标准难以缓解困境的特殊个案,还启动“一事一议”程序,经审议后,适当地提高帮扶标准。自成立以来,“XIN 达农心”项目已累计支付帮扶金4万元,单次最高解决了对象约27%的医药费支出。在刚性标准与柔性个案的共同作用下,为困难群众缓解“因病致贫”的压力。

协同联动:

政企共搭“救助桥”

新泾镇积极协调域内集体企业,通过长宁区慈善基金会向镇域内困难群体进行定向捐赠,设立专项基金,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发挥政府救助的主导作用,在做好对象受理申请、调查核实等落地工作的同时,与镇集资办合作,主动筛查有救助需求的经联社成员。同时,依托社区救助顾问开展项目宣传,确保困难对象能够及时知晓并申请帮扶。

在“XIN 达农心”项目中,新泾镇将集体企业作为帮扶主体纳入救助队伍,不仅壮大了帮扶力量,为救助工作注入了可持续动力,还激发了帮扶活力,带动更多社会资源向救助领域聚集。

规范流程:

打造高效“救助链”

新泾镇通过打造高效闭环的救助服务链,将政府救助的主动发现机制与慈善项目的快速响应通道进行有效衔接。为快速救助需求,及时缓解困难家庭困境压力,在长宁区慈善基金会、新泾经联社以及事务中心社会救助条线三方紧密配合下,新泾镇通过并联操作,优化中间环节,有效减少了材料流转的时间。

在全流程的高效衔接下,救助需求的响应速度得到了提升,从材料收集到资金拨付,一般只需要10到15个工作日,整体耗时较其他慈善项目来说更短,进一步发挥了项目“救急难”的作用。

未来,新泾镇将继续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慈善+”的救助模式,高效聚合社会资源,以多元举措精准发力,筑牢新泾镇救助“保障网”。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