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为老服务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科技守护叠加人文关怀 独居老人亦可原居安养

“床头按铃一按,3分钟内准有回应。”89岁的独居老人徐阿婆家中,那枚紧急呼叫按钮正是定海路街道“平安365”项目的鲜活注脚。

该项目为高龄独居老年人家中安装各类智能设备,如紧急呼叫系统、烟感报警器等,即使在断电断网情况下也能发出报警信号。24小时人工客服平台3分钟内响应,通过电话、短信等联动老人子女与社区工作人员,形成“一键报警—快速响应—多方联动”的安全闭环。

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定海路街道围绕“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关爱站”,深度融合“科技守护”与“人文关怀”,通过“平安365”项目技术赋能与“老小孩”志愿服务队温情陪伴,构建起“技术监测+服务响应+社会协同”的立体化养老服务体系,让辖区内高龄独居老年人在科技与爱心守护中原居安养。“蒋阿姨,台风天记得关窗!”“老王,缺菜就跟我说!”每逢极端天气,定海路街道“老小孩”服务队的阿姨爷叔们就穿梭在楼栋间。这支由平均年龄63岁的低龄老人组成的队伍,自2022年成立以来,通过“结对探访+常态陪伴”,为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与精神慰藉。

张美珍是服务队的“老法师”,她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每位关爱对象的拜访时间与需求,“每月至少上门2—3次,每天都要打电话问问情况”。从最初的被误解到成为老人信赖的“贴心人”,张美珍用坚持敲开了独居高龄老年人的“心门”。

92岁的冯阿婆感慨:“她比子女还贴心,听到她的声音我就安心。”像张美珍这样的志愿者,正通过“以老助老”的模式,让高龄老年人在情感联结中告别孤独。

街道还建立了“关爱对象动态台账”,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需求类型等精准匹配志愿者,形成“日常探访—需求收集—服务转介”的闭环机制。关爱员陆建华说:“在这里,我找到了退休生活的价值,帮助别人也是成就自己。”(杨浦民政)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