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身边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商品房小区的人情味道

中海万锦城三期12号楼楼道一景
绿意芬芳楼
巧手编织楼
盛国强带教居民练习八段锦
盛国强手绘的黑板报
家风楼

□记者 张翠玲

你家的小区有人情味道吗?

一般来说,老小区的街坊邻居多是熟人,各家的情况彼此了解,情感上有着天然的联结,人情味道浓;而在商品房小区,邻里之间鲜有交流,人际关系疏离也是不争的事实。近日,记者走进的中海万锦城、凯城苑等商品房小区则是例外,在这些商品房小区里,也有浓浓的人情味道,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这里的居民不差钱,无论年老、年轻,大家都很注重养生。”这是永太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谊无意间讲出来的话。在“不差钱”的高档商品房小区,如何打造充满人情味道的楼组,这也是曾经困扰张谊的一个难题。

“党总支把好选人关,充分挖掘小区能人、达人,为居民创造公共活动空间,让居民们玩聚议事在一起,以此来激活居民的自治热情,这是我们试过的一个不错的办法。”张谊如是说。

围绕居民对“养生”的关注,永太居民区党总支从软、硬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将居民区老年活动室开放时段给热爱“养生”的居民进行早锻炼;一方面挖掘养生方面的人才,邀请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为居民义务教学。

家住中海万锦城三期的盛国强习武多年,常常在小区广场晨练,每场都能吸引二三十人跟着他一起锻炼。大家见面次数多了以后就成了老熟人,得知近段时间盛国强在老年活动室教学八段锦,纷纷前来“拜师”。近年来,盛国强还在寒暑假期间开了武术兴趣班,每天1小时,在小区里义务教社区的小朋友习武,强身健体。

盛国强曾是永太居民区党总支委员、第二支部书记,现在是12号“乐学楼”的楼组长,该楼组以居民的“趣缘”为抓手,培养了一批乐学的热心居民学在一起、乐在一起,除了养生达人,还有擅长电子琴、胡芦丝、摄影、书法、朗诵的各种才艺达人。近年来,12号楼的摄影达人曾发起自动旅行计划,带领志趣相投的居民们,一起走遍了9个国家的山山水水,在许多著名景点都留下了他们的倩影。

蓝天下的至爱公益活动开始了,12号楼就有达人主动做黑板报宣传;永太居委会没有LOGO,也有热心能人为之设计;传统佳节到了,楼组里举办活动,就有摄影爱好者帮大家拍照留影,定格邻里间的欢乐记忆……有了“趣缘”为基础,居民之间从陌生到结下友谊,楼组自治也就不再难。作为楼组长,盛国强并不“孤单”,在永太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的支持下选出了“五大员”,形成了“一长五大员”的楼组自治“班子”,起草了《楼组公约》。每当有新业主搬进来,“一长五大员”就上门关照,把《楼组公约》讲给对方听,提醒居民楼道不可以堆物以及装修要注意的事项等等。

“我们既要跟居民把规则讲在前头,也要敢于发声、敢管,不能只做楼组里的老好人。”盛国强说。曾经有一户居民装修时在墙体上开洞,接到居民的反映后,“一长五大员”与物业上门查看,发现该墙体为承重墙,经沟通该居民及时进行了改正并表达了歉意。

楼组“一长五大员”发挥了宣传员、黏合剂和监督员的作用,让商品房小区更加文明和谐。盛国强说:“街道检查楼道堆物工作时,12号楼整栋没有一处堆物,这让检查人员都感到十分惊讶,直称赞我们12号楼居民素养高!”

在永太居民区,像12号楼这样人情味道氛围浓厚、特色鲜明的楼组还有很多。连日来,同样是商品房小区的凯城苑,就成功打造了邻里互助楼、绿意芬芳楼、巧手编织楼、家风楼、养生楼等特色楼组。张谊表示,选好达人、能人,打造特色楼组,一幢特色楼组就能带动一片楼群的建设。楼组带楼群,正成为永太社区治理的一大特色。

“人情味道”指数是芷江西路街道于2019年首创的一项社区治理指数,这项社区治理指数在上海基层独树一帜,是一套能够从“人”“情”“味”“道”4个一级指数,以及各一级指标下再分设3-4个二级指数,并结合三级微指数综和评判,达到让数据“说话”的效果,更直观地检验芷江西的社区治理成效,让居民生活得越来越舒服。

近年来,街道在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中对“人情味道”指数体系不断优化升级,以“人情味道”为深化社区治理工作和推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建设好共同的家园。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