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

版面概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芷江小马路系列:

太阳山路的前世今生(完结篇)

1太阳山路这一带,民房一间挨一间。由于历年人增长,一间陋室住几代。
2只因住房有困难,人逢难时脑洞开。室内架阁好入睡,户外搭披烧饭菜。
3阁楼灶披虽解难,诸多家务仍在外。环境卫生脏乱差,上海人称“下只角”。
4房梁砖瓦竹木构,日久墙脱屋面漏。若遇台风雨季来,民房普遍遭破坏。
5自浇梁柱敲碴砖,拆旧翻建小三楼。建材质低自施工,碉堡式楼隐患多。
6党和国家为人民,太阳山路大动迁。马路拓宽楼林立,太阳庙路成记忆。

绘图/配诗 蒋振国(光华坊居民94岁) 撰文 张翠玲

历时4个月,蒋振国先生主创的芷江小马路系列之太阳山路连载已接近尾声,共手绘了24幅连环画,向《芷江西社区晨报》的读者展现了栩栩如生的图景,钩起了大家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如果不是蒋振国先生的讲述,笔者不会知道太阳山路有个太阳庙,太阳庙历经2次战火最终灰飞烟灭,不会知道坚强的原闸北居民战后自立自强,居陋室,谋生存,图发展,不会知道现在直插云宵的商品房地皮上过去曾是用竹篱笆和茅草等材料建造的棚户简屋,不会知道太阳山路一带曾是全市低端商品展销最大的汇聚地……

现如今,大家纷纷过上了好日子,住上了高楼大厦,拥有了品质生活,过去的艰难困苦定格在蒋振国老先生的画中一去不复返了。

当这些记忆以一幅幅连环画的形式再现,相信与太阳山路有联结的人们,特别是原来住在太阳山路一带的芷江居民心中涌起的感怀是真挚热烈的。最后,让我们特别感谢蒋振国先生的辛勤创作,替大家留住了城市发展变迁中的一抹乡愁。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