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冠君
曾经风光无限的聚龙大厦,现如今却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维修漩涡中。27年前,在铁路上海站附近一片低矮棚户区中,一座高24层、南北通透、设施齐全的商住两用楼,拔地而起。“当年,能住进这样的高楼里,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呀!”许多高层老住户时至今日还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在自己家里凭窗远眺的场景,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龙大厦的许多公共设施开始逐渐老化,问题频出,扰民事件不断,其中“罢工”最厉害的当属楼里的两部电梯,屡次上演惊魂一幕。
两台电梯“吸”走大部分维修资金
“哎呦,真是要吓死人!”居民罗阿姨回忆道,2022年6月22日到7月1日,人站在电梯里,好好的,也不知道是因为揿了哪一个楼层按钮,电梯就突然变得停不下来,直瞪瞪地冲到顶层,“年纪大的真是受不了,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
电梯老了。在服务了聚龙大厦里145户居民近30年后,电梯设备里的许多零部件开始“不听使唤”了。除了经常发生冲顶事故,电梯还困过不少居民。“人困在里面,很危险,我们只能找物业,把电梯门撬开。”交通公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佶巍告诉记者:“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业委会请物业安排了一个专职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地守着电梯,就住在楼上的一个空房间里,一旦发生问题,随时能出面解决。”万幸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两部老旧的电梯没有伤到人。
电梯要换!仅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成为了聚龙大厦住户们的共识。
但,真的要换电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横亘在居民面前的,就是资金不足的大难题。两台电梯的更换费用,总计要45万,可业委会账面上的维修基金只有27万左右。“而且,按照政策规定,业主账面维修资金余额不足首期交存额的30%时,就不能使用了。”周佶巍介绍,这样一来,实际能用来支付的钱就更少了,“最后,还有整整18万的资金缺口。”
要筹集起这么多维修基金,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考虑到楼里的住户,有一半以上都是老年人,上上下下全靠这两部电梯,这时,芷江西路街道主动找到志昕物业公司,请他们先垫付。“为了居民的安全,18万,我们先垫付。”物业很爽快地答应了。
亟需“输血”
用完的维修资金如何续
很快,18万的维修资金缺口也慢慢补齐了,电梯换好了。本应该感到一身轻松的周佶巍,却觉得肩上的担子更沉了。
原来,周佶巍每每走在小区里,住在聚龙大厦里的阿姨爷叔看见他,常会不经意地加快脚步,迎上去“倒苦水”。
“周书记,地面瓷砖都破损了,我们年纪大了,摔一跤要出事体的呀!”
“周书记,昨天我买菜回来,正好看到大楼外面掉下来一块,幸好没砸到人哦!”
“是呀是呀,我听说有人停在楼下的车子都被砸坏了!”
……
这么多亟待解决的维修问题,周佶巍只能一件一件记在心上,因为“账上没钱呀!”在更换过两部电梯之后,聚龙大厦的剩余维修资金仅为4.9万元,已远远无法支撑聚龙大厦后续的日常维护工作。
那么,聚龙大厦后续的维修基金该怎样筹集?筹集多少合适呢?放眼整个芷江西路街道,截至目前都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周佶巍坦言,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压力很大。
尽管笑称自己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但周佶巍坚定地认为,“社区居民的诉求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解决,那就只能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从2023年2月开始,历时近5个月,交通居委会牵头,联合志昕物业、聚龙大厦业委会等前后召开了数次调研座谈会。最终确定,以未来20年的时间跨度为基准,计算出后续所需筹集的资金约为60万元,每家每户根据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的不同,决定相应的出资金额,从3000余元至5000余元不等。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进行公示,等待最终的投票结果。”周佶巍记得,7月11日,对聚龙大厦续筹维修基金进行公开唱票,一张又一张勾选了同意的票被唱票,最终,成功超过80%的同意率,开启了聚龙大厦续筹维修基金的第一步。
这是在街道主要领导的关心下,在分管领导的推进下,芷江西路街道城运中心、城管、派出所、业主服务中心等部门指导下和协助下,聚龙大厦业委会、物业、居委会“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共同促成的一个结果。
居委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收集情况,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做工作,甚至一个电话一打就是2个小时;物业经理朱伟冒雨驱车前往几十公里外业主所在的工作地点,只为了动员他签下“同意”两个字;业委会委员罗宁更是拿出了自己的“独家秘籍”,一本详细记录了17年里大楼住户变动情况的工作簿……
接下来,聚龙大厦将正式推进续筹维修基金的收交工作,争取尽快解决大楼及其附属设施设备的修缮问题和日常维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