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作文时,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孩子咬着笔头发呆半小时,纸上只歪歪扭扭写了一句“今天很开心”;或者孩子哭丧着脸说“妈妈,我真的不会写”;又或者你口干舌燥讲半天,他却委屈巴巴地表示自己没有东西能写……
别焦虑!其实孩子缺的不是灵感,而是“脚手架”——用A I帮他们快速找到写作突破口,既能保护兴趣,又能积累写作模板。下面用真实案例告诉你,普通妈妈如何轻松上手!
第一步:AI生成灵感库——解决“写什么”
适用场景:孩子面对题目大脑空白
实操示范:豆豆写《我的理想》
1、妈妈提问:在A I对话框输入“请推荐《我的理想》10个新颖立意”
2、AI秒回:职业类:太空垃圾清理员、古代文物修复师;生活类:开一家能撸猫的书店、建造树屋民宿;精神类:成为给流浪动物拍照的志愿者。
3、亲子互动:豆豆选中“环游世界体验文化”,A I立即生成配套提纲。
题目:《我的理想:环游世界》
一、开头(引出主题,点明理想)
开篇点题:用简洁的语言直接点明自己的理想——环游世界,体验不同的文化。
例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的理想,就是环游世界,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
简要阐述原因:简要说明为什么想环游世界,体验不同文化。
例如:“不同的文化如同不同的色彩,交织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我渴望亲身感受这些文化的独特之处,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二、主体(详细阐述,支撑理想)
分点论述,具体展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每个方面可以作为一段或几段来写。如对旅行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描述自己对旅行的热爱,以及这种热爱是如何产生的;表达自己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强烈好奇心;举例说明自己曾经通过书籍、电影、网络等途径了解过的不同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给自己带来的震撼和启发。
例如:“从小我就对地图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每一座城市充满好奇。我渴望踏上那些陌生的土地,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无论是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还是巴黎卢浮宫的优雅,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三、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豆豆经过40分钟的努力,终于写出来了一篇作文,豆豆妈觉得作文第4段有些干巴巴,作文结尾需加一首切题的古诗词,于是拍照并识别手写体,把作文发给了A I:“请为第4段补充些内容,在作文结尾外补充一句古诗词”A I很快就按要求进行了修改。
技巧:
1、用“选题游戏”降低压力:“宝贝,A I给了这么多选项,你觉得哪个最酷?”
2、优先选择具象化的立意(如“开宠物书店”比“帮助他人”更易展开)
第二步:AI搭建故事骨架——解决“怎么写”
适用场景:孩子有素材但逻辑混乱
实操示范:豆豆写《暑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
1、妈妈输入:“就暑假在西北农村与哥哥抓蛐蛐,写一篇小学生作文,请生成作文提纲,重要的场景请生成范文”
2、AI输出(部分亮点):
建议使用五感描写及兄妹互动。如:听觉上,蛐蛐叫声“瞿瞿”vs 驴子打响鼻;触觉上,凉鞋陷淤泥的黏腻感;动作上,哥哥扑过来扣罐子的慢镜头描写。
3、场景描写:月光下手电筒光柱→墙缝探出的触须→扑罐子的滑稽瞬间
4、孩子仿写:根据提纲补充个性化细节(如外婆的烤土豆、踩泥坑的糗事)
技巧:
可以用提问引导:“AI写的‘哥哥扑过去’和你记忆中的画面一样吗?可以加点夸张表情哦!”
第三步:AI润色升格——解决“写不好”
适用场景:作文干巴巴缺乏感染力
实操示范:案例:豆豆修改作文
1、发现问题:第4段“抓蛐蛐”只有3句话
2、妈妈操作:拍照识别作文发给AI,输入需求:“请补充动作描写和方言对话,让场景更生动”
3、AI优化:“哥哥突然用西北腔喊:‘嫑动弹!这货精得很嘞!’他猫着腰往前一扑,凉鞋甩飞的泥点子‘啪’地溅在我脸上。”
技巧:
1、原创底线:“AI写的句子是生鱼片,你要加上自己的‘酱料’(比如弟弟当时脸红了吗?)”
2、情感升级:引导孩子为AI句子注入温度(如把“很开心”改成“心跳快得像揣了只蹦跳的蛐蛐”)
AI是工具,妈妈才是魔法师
当孩子握笔发呆时,请记住:AI不是答案机,而是打开灵感宝藏的钥匙;妈妈不是监工,而是和孩子一起探险的队友。
下一次辅导作文时,不妨试试:把AI生成的3个开头编成“故事接龙”游戏将抓蛐蛐的趣事做成AI动态漫画,为作文配一段AI生成的“夏夜虫鸣” BGM。因为最好的作文辅导,藏在妈妈的智慧和孩子的笑声里。”
(来源:知乎@学爸知行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