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疫”线实录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刻不松懈 织密防疫“安全网”

编者按

经历了不平凡的春天之后,上海开始进入第三季度。全市将在严守不出现规模性反弹底线、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回想3月以来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张庙街道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齐心抗疫,共同守“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穿上防护服,化身志愿者,在抗疫最前线,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从“两眼一抹黑”到35分钟测160人

这两天,上海启动新一轮网格化核酸筛查,目的就在于尽早发现潜在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在宝山区张庙街道,面对“48小时2次核酸检测”这一任务,不少“小巷总理”和一线志愿者却表现得颇为淡定,其秘诀就在于已在街道内复制推广的“浦相兵工作法”。

浦相兵是何许人?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志愿者。不久前,因某小区进入封控期,他便急匆匆收拾了行李,被临时征召到了这里。与他一同进入的,还有一批街道领导和志愿者。刚进小区,他形容自己“两眼一抹黑”。此前,该街道也曾遭遇过封楼幢,但封一整个小区的情况却还是“头一遭”。

这个小区有些特别,几乎是整个辖区内最“老”的小区。“老”既指老房多,也指老人多。当这个特点遇上了“核酸检测”,不少麻烦也由此而来。在这个上了年岁的老小区,本就不多的公共空间也被停车位挤占,因此排队空间也要提前“精细规划”。排队队伍中,不少老人都卡在了“准备核酸码”这一关。有些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有些老人还在用“老人机”,都需志愿者们介入帮忙。

浦相兵回忆说,第一次核酸,“大家熬了一个通宵都没完成”。顶着一双双熊猫眼,志愿者们劳心劳力,他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从部队转业过来的他,依旧还保持着军人作风,讲求效率速度。为此,他与志愿者们层层梳理各个环节中的“卡壳理由”,一起头脑风暴,条条捋出可行方法。

就像部队中点名有“花名册”,浦相兵想到,社区里也应该建一份“信息档案”。为此,他们联络居委会进行了一次“大摸底”,将每一幢楼、每个房间的居民实有人数以及相关身份信息收集到位,确保“不漏一人”。

有了信息,他们就可以按照房号顺序依次给所有人准备好核酸码,然后截屏存放在手机里。“二次建码只需打开历史记录即可,一般5秒内建好一个。”浦相兵说,这一方法能帮助老人迅速完成检测。

为减少居民们的等待时间,“大白”们还会提前十分钟通知居民集合,再按房号顺序点名、排队,并宣传需要配合事项。身着闷热的防护服,一遍遍“吼”下来,“大白”们嗓子都快冒烟了,但却还一直咬牙坚持。一名志愿者报手机码姓名,另一名对照名册打勾、逐一按次序检测,分工协作、默契高效。

按照这套浦相兵工作法走下来,35分钟便可组织完成160人核酸采样,比原先定额1小时一个工位测100人,还足足多了60人,效率大大提升。在浦相兵看来,在社区组织核酸采样,其实也与工厂流水线异曲同工,每个环节都梳理到位,环环相扣,就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但也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比方说“人情味”。一次比一次高效的核酸采样,一次比一次省心省时的排队过程,让居民们也感受到了“大白”们的默默付出。看到辛苦了一整天的“大白”们只能因条件受限将就“打地铺”,居民们疼在心里。不知何时起,浦相兵发现,休息室内的“投喂”物品变多了,有时是咖啡,有时是奶茶。“看到他们这么辛苦,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点心意,”一位热心居民这样说道。

齐心联防抗疫 深化结对共治

按照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近日,都市泗塘党支部对接呼玛一村二居委,开展“齐心联防抗疫,深化结对共治”主题党日活动。

按照张庙街道部署要求,都市泗塘党支部全力配合疫苗接种和疫情防控工作,支部党员、积极分子深入社区与呼玛一村二居委社工共同成立疫苗接种志愿小队。在居委社工的指引下,小队成员根据居委前期排查的60岁以上老人名单进行上门劝说,消除思想顾虑,让老人们正确认识新冠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必要性,并提醒使用老人手机的居民接种时带上身份证,确保通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正值夏日炎炎,来回穿梭于各楼道之间,有老奶奶看到志愿者额头上不断滴下的汗珠,贴心送上纸巾和矿泉水,大家彼此相视一笑,眼里是满满的温暖和信任。

在小区专属接种点位,小队成员帮助手机操作不熟练的的接种老人准备好健康云接种条码,引导身体状况有疑虑的老人向现场有医生进行咨询。完成疫苗接种后,统计组将老人的基础信息都进行记录并梳理,助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温暖有序。

按照全区全员筛查和防控要求,志愿者们每当早上六点天刚亮就到岗,晚上全筛落幕时才归家。早晨认真检查24小时内核酸,凭阴性证明居民才能出小区。夜晚全区核酸筛查期间,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对有外出意愿的居民耐心劝返。尽管早晚上下班高峰期间人流量较大,小队成员还是能相互配合,严格按照“凡出必验、凡进必验、应检尽检”的原则一丝不苟地完成任务。

此次深化结对共治活动意义非凡,充分加深了都市泗塘党支部与呼玛一村二居委的交流互动、有力推动了广大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都市泗塘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以及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都市泗塘转变工作作风、深化服务企业、做好企业“金牌合伙人”给予诸多启发和借鉴。

筑牢“红色堡垒”凝聚抗疫力量

近日,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迅速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派出49人的先锋突击队配合属地街道、居委做好各项防疫保障工作。突击队成员分别来自泗塘中学、求真中学、泗塘二中、虎林中学、呼玛中学、华东师范大学宝山实验学校和托幼一学区的部分幼儿园。全员在街道接受上岗培训,并建立临时党总支。

临时党总支在人员安排、点位划分、工作布置、后勤保障方面起到居中协调的核心作用。全体成员经过统一分配,进入合围区域和非合围区域参与有关工作。临时党总支坚持每日定时召开线上交流会,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新动态、新情况、新问题,协调对接街道、社区、志愿者,扎实开展各项防控举措。

支援的每一位教师都冲在一线、带头奉献,除了完成常规管控、引导、协助工作外,同志们还特别重视将各项防疫要求落实到位,并向居民做好宣传、解释、劝导工作。特别是党员教师,起到了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在党旗的感召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积极响应区委号召,助力居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波动期间,每天及时“吹哨”结对学校党组织,实时发布疫情动态,提醒学校党组织及时主动结对居村,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支援。截至目前,教育系统共计183家党组织,与属地居村开展结对共治,累计增援、核酸采样、核酸扫码、核酸掰管、发放抗原、查验抗原、门岗哨兵、收发快递等各类志愿者700余人。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