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代表风采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为淋过雨,所以更想为他人撑一把伞”

——记宝山区九届人大代表陈凡

200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拥有硕士学历的他,顺利进入宝钢集团环境监测站工作,在机缘巧合之下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结缘,为其后来走上创新之路埋下了伏笔;越了解、越热爱,怀着一颗想做出一件好产品的梦想,他决定辞职创业,用自己的实干,力求在分析仪器行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美好图景还未尽展,合作谈判却陡生变故,凭着骨子里湖南人的“霸蛮”,熬过黑暗时刻的他,在坚守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并随之成为一名区人大代表,立志为更多的科创企业、科创人才撑一把伞、搭一把手,他就是上海北裕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凡。

深受吸引 辞职创业

撑住,才有后来的一切。这句话,用来形容刚离开象牙塔的陈凡来说,恰如其分。2004年,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毕业后,陈凡进入了宝钢集团环境监测站工作。“去熟悉这台仪器!”上班的第一天,陈凡被带到了一台纯国产的分析仪器——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前,收到了他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陈凡了解到的是,这台仪器于1999年由原上分厂的三产公司自立仪器厂生产制造,迄今国外都没有同类产品,百分百自主研发,可谓是国之骄傲,而陈凡没有预料的是,自己竟被这台仪器深深地吸引,自己未来的创业方向也由此有了明确的方向。

越是了解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陈凡越是被该仪器的魅力所吸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陈凡逐步了解了仪器的机械原理,弄懂了仪器的化学过程,掌握了仪器的操作过程,然而他也渐渐地发现,早期仪器的问题更多出在操作上。受到设计本身因素的制约,仪器对于分析人员的操作连贯性和一致性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极佳的动手能力,结果的重复性就会很差。

探究仪器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体现操作者的水平?还是为了方便操作者?这个发现对陈凡的触动极大。在宝钢工作的三年时间里,陈凡慢慢地认识到,制造仪器的目的应是提升生产效能、方便工作,而不是去考验分析人员的各种操作技能。于是在工作之余,热爱思考的陈凡花了更多时间求索如何通过设计思路的质变,使仪器使用起来更方便,甚至连无经验者都能用好。

由于仪器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陈凡得以有机会和生产厂家直接交流。随着合作的深入,陈凡被该公司负责人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所打动,而陈凡在化学知识储备以及设备改进的理念也赢得了该公司负责人的认同。

2007年5月,陈凡辞职准备与人合伙创业。

怀揣梦想 持之以恒

在宝钢曾接触过多种世界领先的各类仪器,对后期陈凡研发出第一台仪器,起着关键性作用,也让陈凡意识到可以通过借鉴国外现有先进技术,结合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创造出全新一代的自动化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不懂电子、不懂机械,陈凡就从零开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陈凡将全身心都投入到研发仪器中,苦苦追寻着胜利之匙。“那段时间,我始终将自主制造仪器的梦想镌刻在心中,把一次次失败的苦涩当作美味的一餐,自己也分不清额头上的水滴是汗水还是泪水。”在专业人士协助开发之下,经无数实验,几经改进,陈凡终于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

同年9月,陈凡用为数不多的积蓄注册了公司并申请了发明专利,开始研发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北裕环保”也得以成立。“公司最初就是自己一个光杆司令。” 2012年到2015年,陈凡率领团队自主研发出三代十多款新型气相分子吸收光谱仪器,连续三年实现销售额翻倍增长,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2017年成功抢占了全国88%的市场份额。

作为该公司的创始人,陈凡于201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称号,2017年入选中组部主导的“万人计划”。而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专注于水质分析仪器领域的研究,每年研发投入都不少于销售额的25%,目前已经取得100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软件著作权及独创技术等,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6项,成为该细分行业中的领先者。

2021年,北裕仪器又获得新授权专利和软著共10个,公司还与某机构合作开展了“生态环境监测A l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的研发,力争打造国内领先的生态环境监测A I人工智能实验室,该项目目前已申请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4个。近期,公司还与上海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产学研项目联研、联建、联动,努力为宝山区科创主阵地建设作出新贡献。

发展之道 人性化管理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暴发,对一些行业受到了阶段性冲击,北裕仪器也是如此:年初业务基本陷入停顿,但前期的大幅投入已经启动。在大部分投入无法缩减的情况下,公司短期有着较大的经营波动风险。这可怎么办?当看到资金只有净流出时,内心焦急的陈凡不得不提出一个“自救”的方法:通过全员降薪的形式,号召员工与公司一起携手共渡难关。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个选项是‘不同意降薪,我的钱一分不能少’,第二个选项是‘不同意降薪,我有我的苦衷’,第三个选项则是‘同意降薪,跟公司共渡难关’。刚开始,我们副总就劝我要慎重,认为按照规划,如果民主决议没有达到50%,就算不通过。但,我对我们公司员工有信心。”最终,该民主决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的形式,以84.6%的高比率通过。

为何如此笃定?陈凡笑称是由于“人性化管理”的缘故。“我们企业的理念是:诚信优质、大气进取、创新专注,管理则倡导:不抱怨,常反思,多提醒,快行动。首先,我希望公司是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在危机面前,公司的所有员工能够有一个相同的价值观,有集体利益的概念。其次,我希望公司是一个不断进取的集体,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做调整、不断从之前做过的案例中,吸取经验,增长信心。以‘做别人没做过的,做别人没做好的’为导向,以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为中心,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攻克一个又一个设计过程中的难关。最后,公司员工很重要。员工的抱怨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大,只有不抱怨,常反思,才能真正用心把工作、把产品做好。”陈凡说道。

据悉,为了及时听取员工的意见,鼓励员工多提合理建议,陈凡还专门设置了全员可参与的OA流程:“我要提建议”、“产品意见反馈”、“合理化建议”等,员工可以通过这个渠道直接向他提意见,充分调动员工为公司建设献计献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日,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健全与公司发展相匹配的规章制度,北裕仪器还通过成立《员工手册》编写小组、下发《员工手册》修订及意见征求通知、听取专家意见等方式,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公司职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审议,《员工手册》高票一致通过并实施,号召全体员工团结一心、努力拼搏,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扎实的作风,为宝山科创事业做出贡献。

职责在肩 不忘初心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才想为别人撑把伞。“虽然我们公司注册地是在宝山,但是之前我们公司的办公地点一直是在徐汇。2014年的时候,我们将公司搬到了宝山。与张庙街道、与政府的互动沟通,让我们对公司所在地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2017年,在张庙街道的推荐下,陈凡成了宝山区八届人大代表之一,“光荣带点压力”是其身为人大代表后的第一印象,而对于如何更好地为科创企业发声,为科创人才谋福利,陈凡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虽然经历有所差异,但很多东西都存在一定的共性。我创业遇到的困难、企业遇到的困难,他们也一定或多或少的会遇到,所以我应该能代表一个群体的存在。觉得类似像我这种情况的人或企业,他们或有一定的社会诉求,但却缺少向政府或者相关的单位反馈的渠道,而我,就要做这个桥梁,为他们发声,让更多人看见他们。”

朝着这个目标,陈凡牵头起草了《关于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实施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智能智造”之城建设工作加强监督的议案》,建议区人大常委会推动政府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推进“智能智造之城”;聚焦核心关键,专注本区优势,加快推进产业能级提升;优化产业政策,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此外,陈凡还带领北裕仪器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上海市宝山区工商业联合会开展的“新冠疫情”红十字会捐赠活动,数年坚持参加街道举办的“爱心援助”活动,主动走访慰问社区困难老人等。同时,北裕仪器还为奋战环境保护一线监测工作人员赠送防疫口罩,缓解防疫需求。

为了进一步宣传接种疫苗的重要性,陈凡还在已经完成全体员工接种疫苗后,主动配合社区积极联系未打疫苗的居民,并亲自开车送居民到街道设立的疫苗接种点接种疫苗,助力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身份区人大代表的陈凡,还积极主动了解、反映社区管理的难点痛点,帮助解决了社区道路地面下层和社区门口道路行程的安全问题,时刻践行着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从2016年到2021年,细数过往履职路,陈凡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以踏实能干的优良作风和创新灵活的做事风格,努力让北裕仪器成为国之骄傲,为宝山、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为宝山区打响“科创”品牌,贡献力量。他将公司发展与人民利益结合起来,持续多年热心公益、回馈社会,众多彰显社会责任善举,都成为他代表履职经历的闪光点,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大代表良好的精神风貌、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

“今年,我很荣幸地继续担任区九届人大代表,将开启一段新的履职生涯。”陈凡坦言,当人大代表还是个技术活,“第一届做人大代表的时候,老实讲,我其实对人大代表履职要求了解的并不是十分透彻。所以我希望接下来我的履职角度能从更多科创企业的共性问题出发,发挥代表作用,反映民情民意,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建言献策,为更多的科创企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